《棋魔前传》至此结束。
一天写一章。平常日里写的时候倒不觉得怎样,只是日复一日的坚持直至成为习惯,然回过去来一看,突然发现原来已经有了两百多万字。
刚开始构思这样书的时候,原本预计写到王一飞参加定段赛,成为职业棋手后便告结束,但写着写着,一些原本并没想到的思路便自已涌了出来,结果便刹不住车,一直到了现在。
九百多章,合算起来等于九百多天,时间接近三年。有时想想,自已也觉得有些烦。围棋,玩的时候很有意思,做为职业就开始变得很枯燥。写东西,偶尔玩票写上几笔很觉有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便很难再逍遥的起来。
虽然创作过程中的构思屡屡改变,不过创作的初衷却一直没有变过。
我知道,很多读者看网络喜欢的是一个爽字。他们希望中的主人公所向无敌,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虽未必是生而知之,无师自通,也应该是玲珑剔透,聪明绝顶,偶遇奇缘便能一朝得道,让人大呼过瘾。
不过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并非如此,我想表达的是:华丽的灯光注定只能照射在极少数人的身上,一个人成功的背后其实有着更多人的默默付出。
毫无疑问,王一飞是天才,小小年纪,就有着远超于正常人的天赋,这当然是天才。但天才的种子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吗?
在王一飞刚刚进入忘忧清乐道场时,他有一位名叫方孟扬的学长,论年纪,比他大不了几岁,论水平,比当时的他还要高上那么一点儿,但就是因为太过急功近利,总想着一步登天,结果稍遇挫折便意志消沉,泯然众人。
就象是一株幼苗,从土里钻出发芽固然不易,但长大成材就更加困难,也许土。也许水,也许阳光,也许温度,有着太多的可能会让一棵可能的参天大树变成歪枝斜木,(当然,歪枝斜木并不等于没用,或许在艺样家的眼里还是别的的美,不过,那并不是这里要讨论的话题)。
王一飞是幸运的,他不仅有着一对关心他,爱护他,希望他能成材的父母,更遇上两位敬业的启蒙老师——穆建平和魏进东,他们这样的老师可以说太平凡了,论实力,不过业余四段,论名气,不出北京丰台一个区,论收入,甚至连普通的工厂工人都比他们挣得多,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对围棋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传播给别人,正是因为这种热爱,使他们发现了王一飞这棵好苗子,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热爱,使他们在发觉自已的水平无法满足学生的提高时便主动帮王一飞寻找更好的老师,更好的学习环境。小人物总是不起眼的,但就是这样的小人物,往往在人生关键的时刻指引了一个人的方向。
在忘忧清乐道场,对王一飞影响最大的人物有三个,道场的负责人、国内最强的业余棋手之一高兴宇,资深围棋教师李飞扬,还有他的同门师兄黄春生。作为北京地区最大棋社的负责人,高兴宇可以称为是一名非常成功的管理者,他头脑灵活,做事果断,交际广泛,长袖善舞,在他的领导下,道场的经营红红火火,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一颗热爱围棋事业的心,在他的理念里,赚钱是为经营棋社,而并非经营棋社是为了赚钱,所以他的性格就表现出两种方面,一是在同业竞争中毫不手软,寸土必争,二是在发现可造之材时毫不吝啬,宁肯赔本投入。也不愿看到一颗希望之星在自已眼前黯淡失色,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他之所以肯不惜血本的投入是为了让道场的名气更大,更响,从而招来更多的会员,进行赚到更多的钱,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他眼光和魄力才使得王一飞能够顺利进入道场,得到专业的训练和学习。
李飞扬,对王一飞而言,他与其说是老师,倒不如说更象是严厉的父亲和慈祥的母亲,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一个人离开家庭在道场住宿学习,其心理上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压力,李飞扬于是亲自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把他带到自已家里过节假日,让自已的妻子利用业余时间为王一飞补课,叫自已的女儿教他日语等等等等,也正是因为他的敬业和爱心,王一飞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而没有走岔路,为以后的飞跃打下扎实的基础。
黄春生,他和王一飞学棋的目的并不相同。这是两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也是他们两个的年龄差距所决定的。黄春生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大山深处,甚至连电话都不通,为了上学,七八岁的小孩子也要走上十几里的山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学棋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改变自已的人生,走出偏僻穷困的山沟。(抱有这样目的的棋手在现今现实社会中恐怕也有不少吧,只不过不是象他那样的强烈罢了)所以,他吃苦耐劳。认真好学,王一飞和他住在一个寝室不自觉地便受到他的影响,诸如每天早起的晨练,学习日语等等,而这些对王一飞日后的成长都发挥了作用。
和王一飞同龄,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的只有两人,朱慧妍和陈道的。这两个人的家庭环境都很优越,也因此养成了调皮任性,作事只凭感觉好恶,而从不管后果的性格,不过也正因为他们俩这样的性格才让王一飞略显单调乏闷的修业生活中多了几抹色彩,想必,当王一飞长大成人,再次回忆起小学时堵着人家门口挑战,不告而辞,千里独行侠时的壮举时,脸上肯定会浮现出会心的微笑吧?
提到事业上的帮助,有两个人是必须要着予重墨的,一个是过百年,另一个则是海淀棋院的院长刘涌。
过百年,一位老棋手,本来他这个年纪早该退休回家,遛弯养鸟,逗弄孙子,一享天伦之乐,但他却始终放不下对围棋的热爱,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使得棋院领导对王一飞的才能有一更加准确的认识,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王一飞才得以以试训身份进入国少队,而为了让王一飞兼顾学习和训练两种不同的要求,他甚至让王一飞搬到自已的家中居住却不收一分钱的费用——爱惜人才做到这种地步,恐怕也只有用无怨无悔四个字来形容吧?
刘涌,早先的成功商人,同时也用他商人般的嗅觉发现了王一飞身上所具有的巨大潜值,不能不说这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人,在别人还在观望怀疑时。他便已经作出决定,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在这个决定上,他的思路也许太势利了一些,他的某些作法也未免卑鄙了些,他真正追求热爱的也未必是围棋,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有这些在商言商的管理人才存在,围棋做为一种文化产业才能生存并发展下去,所以,从这一点上虽然他的形象并不似高兴宇般高大,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帮助他,照顾他的人以外,对手也是其中的一项,职业棋手以棋为生,赢棋就是他的任务,同时也是他的使命,所以严格说来,每一位棋手都是王一飞的对手。
但对手和对手不同,如小林芳美,虽然只是年少时下过一盘棋的对手,却是意气相投,彼此视为目标的朋友;如金炳辉,同样只是下了一盘棋,却是互不服气,必欲战胜而后快的对手;如蔡春雨,则是给予王一飞沉重打击,亦师亦友的对手;如陈海鹏和宋玉柱,则是王一飞一直追赶及至超越的对手。不同的对手对王一飞的成长都起到不同的作用,有的激其奋发,有的令其深思,有的令其拼搏,有的令其顿悟。这些对手的存在就象是一面面的镜子,让王一飞看清自已的优点缺点,从而调整自已前进的方向。
至于为什么在最后收尾的比赛中安排的是孙志强这样一位棋手呢?因为我想说的是——围棋比赛是非常残酷的,即使你自已已经做的很好,象并不等于你就能够成功。
论实力,积分榜前二十名,围甲主力棋手,曾经和陈海鹏鏖战三番棋,只是因为一时失误才导致冠军旁落,实力不可不谓之强,但在最后冲击新人王时,他还是倒在了终点线前。如果我们假设一轮王一飞没有捡到皮夹子而幸运过关,参加最后决战的是另一位热门候选者史思亮,孙志强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当然,这些只能是假设,因为没有他个人的悲剧,也就没有王一飞最后的飞越。所以,要怪只能怪他为什么不是主角。
总之一句话,当我们看到明星在前台绚丽身姿时,也请不要忘记他背后那些我们也许连名字也叫不出来的人们。
(全书完)
[记住网址: 三五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