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李白:为你写诗,为你做不可能的事

此时弹幕弹出。

“劝退穿越幻想!”

“突然感觉古代好苦。”

“代入感很强,我感觉我已经要饿死了。”

“不用说古代,杂交稻推广之前我们都没有真正每天都吃饱过!”

各朝古人都忍不住流了眼泪。

他们一生勤勉耕作,在田里干了一辈子的活,可结局仍然是饿死。

这些年来,没有人敢偷懒,可是依然落得如此下场。

这世道,何其不公啊!

李世民轻轻拭去眼角溢出的泪水,他刚刚也狠狠代入进去了。

他绝不希望自己的子民过这样的日子。

租庸制下,“租”是每家每户每年上交的粮饷,“调”是每年要上缴的布匹和绸缎数额。

“庸”则是每家每户可以用粮草和布料,来替代兵役?。

如此一来,便可不夺农时,确保农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生产。

较为宽松的赋税政策,百姓才有生产的积极性。

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吏治的清明同样至关重要。

否则无论百姓多么勤劳,生产再多的粮食,最终还是进了他人的口袋。

洪武年间。

朱元璋就是从苦日子过过来的,太懂吃不饱饿肚子的感觉。

所以他才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最朴素的愿望,便是让百姓能吃饱。

可是以大明粮食如今的产量,养活这么多人口,谈何容易。

每年还是会饿死不少人。

想到这里,朱元璋有些沮丧。

不过片刻之后,他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天幕可是透露过,大明出现过有玉米、红薯、土豆这些高产植物。

待他派人寻到,大明必定会有转机!

在各朝古人一阵难受中,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李白为他写诗,为他奔现,为他做不可能的事。】

看到这个标题,李白瞬间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杜甫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李白,酸溜溜的开口:

“太白兄,仔细脚下。”

李白仿佛没听见杜甫的话,一脸大惊失色,惶恐不安。

此人是谁?!

他为其写诗?

他还为其做不可能的事?!

后人此言何意?是在调侃于他吗?

怎么听上去有种让人菊花一紧的感觉?

他最是张狂自傲,能说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话。

又怎会轻易为他人行不可能之事?

李白心中惊疑不定。

难道自己未来还向权贵折腰了?

想来想去,他也想不出自己未来会做出何事。

只好停下脚步,看向天幕。

【他斥资200万,换了李白一首诗,成为了史上第一个靠“打赏”而千古留名的人。】

【他本是李白的铁杆粉丝,一生没有写过一首诗,却让世人皆知。】

【他又是一个骗子,骗了李白为他奔现,翻车现场很是惨淡。】

【一句话总结就是,你我本无缘,全靠我充钱。】

【他就是李白笔下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汪伦。】

杜甫疑惑的眼神向李白扫去。

太白兄岂是那种为金钱折腰,轻易为人作诗之人?

杜甫看着李白神情不对,可还是忍不住问道:

“太白兄,此人你可认识?”

李白心中同样疑惑。

毕竟,他自己也还算有钱,绝不是为了钱向人屈服的人。

更何况,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意思,两人交情匪浅。

可若是此人和自己关系好,又何需花钱买诗?

于是,李白摇摇头,老实回答道:

“不识。”

说罢,两人又一同疑惑的看向天幕。

【我们在上学时就背诵过《赠汪伦》,还以为李白和汪伦的关系铁得不得了,结果其实是汪伦把人家李白给忽悠了。】

【他俩一生也就仅仅见过一次面,根本就不熟。】

【李白当初在唐朝的地位可高了,红得发紫的那种。】

【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粉丝,汪伦也是其中一个死忠粉。】

杜甫不由自主的点点头,一脸崇拜的看向李白。

太白兄的地位,可不就是太高了吗?!

他自己就是李白的铁杆粉丝。

能和李白一同拜访名川大山,简直是他做梦都没想过的事情。

他本来对汪伦骗了李白很是气愤,可看到后人说汪伦是李白的死忠粉,他突然就不生气了。

都是李白粉丝,能对李白有什么坏心思呢?

【彼时,在皖省黄山的一个宁静小镇上,汪伦做着并不引人注目的小小县令。】

【在大唐帝国的历史长河中,他也只是默默无闻的一员。】

【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辉煌的战功或豪杰之名,他仅仅是一位平凡的官员,尽职尽责的管理着这个小小的县城。】

【一日,汪伦正在处理日常政务。】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封信上,这封信来自远方的一位名震天下的诗人,他就是李白。】

【李白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

【他的诗篇传遍大江南北,深受人们的喜爱。】

【汪伦对李白的名声早有耳闻,于是他决定亲自写信,邀请李白到泾县一游。】

【汪伦在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

【果不其然,李白被信中的描述深深吸引,决定要亲自前往泾县一探究竟。】

举报本章错误( 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