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 第一代(下)

买活 御井烹香 2309 字 2个月前

一个白人给黑人做采访——大概全天下也只有在买活军这里,才能如此自然地对待这种事吧。除了‘异色’人种之外,土生土长的华人们似乎谁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他们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儿,似乎也并不感动于如此富有意义的一幕——绝对出身贵族的总督家千金小姐,采访一个曾经是小商人情妇兼女仆的女黑人,白人世界用多优雅、多华丽的词汇来称赞小姐,就有多么下流恶毒的咒骂在等着女黑人。但是,现在她们站在一起,又共同的以一种外来人的角度看待着周围的一切,哪怕她们并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的对待,但是,打从心底里,她们知道,自己是不一样的。

“这种异样的感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离开,因为这片土地上没有我们的过去……但是,故乡的土地也没有我们的将来。”

谭雅尽量用语言向马编辑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她的黑人朋友不多,而华人朋友是不会和她说这些的,这些是他们完全一无所知的话题,压根就没法说起,她们也不理解。而现在,既然说出口了,她就发觉自己还是很为这种感受着迷的,谭雅终于表达出了自己的孤独,“就像是生活在夹缝里,没有一个地方是我们心中非常明确的归属……我非常喜欢这里,但是,这样的感觉还是一直在,我觉得打篮球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我根本不会去想这些。”

“但是其余时候,还是会有这样的感觉挥之不去,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你,你不是没有朋友,但是,没有那种能够完全互相理解,不需要过多言语的朋友。”

是的,谭雅想,她轻轻地颤抖了一下,“这里和弗朗基……完全不同的氛围。”

“两片大陆,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马编辑也表示同意,“宗教在这里就像是一场游戏,大多数人,我觉得是一种——”

谭雅发现她和马编辑的谈话,有时候不用把话说完也能互相理解得很明白。“是的,他们对宗教更……他们很随意地用着,几乎没有人是真正虔诚的。宗教只是……”

她的汉语还不是很好,谭雅指着小赵手里的篮毬,“就像是这东西,很贵重,他们也很珍惜,玩的时候很尽兴,但说到底没什么人当回事,不用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收起来。”

“至少在买地是这样的。”马编辑用羡慕的口吻说,“所以,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知道东方贤人会意味着什么……”

在西方,它意味着异端,意味着异教徒,意味着宗教战争!不像是在东方,人们可以机灵地玩弄把戏,用白莲教作为一种掩盖……在西方,一种新的宗教学说往往就意味着一场战争,谭雅不能引经据典,但是她可以感受到这种严肃的氛围。白人对于宗教往往是看得很严肃,很当真的,敏朝人她接触得不多,但在买地这里,又完全是不同的气氛了。

她说,“所以我认为白人都很虚伪——经书是无法解释你们的行为的。”

这是很严重的指控,谭雅以为马编辑会为自己辩解——那些商人都是不虔诚的信徒,他们的罪过和经书无关,好人们只是无法管束他们的行动……或者更进一步,她会指责黑人,就像是捕奴船的水手们怒吼的一样,告诉他们,黑人都是恶魔的后代,所以这一切是他们的原罪——这是捕奴船上最常见的说法,白人们是被选中的,黑人们则是注定要用自己的苦痛和劳力来赎清自己的罪过。

但是,马编辑只是笑了笑,她伸长腿,看着自己的凉鞋尖。

“是的。”她承认说,“我也觉得,白人很虚伪,尤其是在海外的这些,他们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在宗教中寻找得体的借口。实际上,他们只是一群为自己涂脂抹粉的强盗。”

谭雅心里的话完全被她说出来了,她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马编辑,好半天才说。“你这个女人的脑子绝对有点问题。”

马编辑也笑了起来,她说,“不是的,你看,谭雅,我当然可以很轻松的承认这些,因为我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一员了。买活军接纳了我,我进入了新的利益团体,所以我可以完全客观地看待这一切。我和你,我们已经没有太多区别了,我们都是新来的人,都想要在这里扎根,你甚至比我还先走出了一步,我还在利用我的过去给我帮助,我是靠着从前的身份得到新工作的,但是你完全靠的是你自己,你的工作和你的过去,你的肤色没有丝毫的关系。”

谭雅承认马编辑是很会拍马屁的,大概是因为她姓马吧——她自个儿被这个笑话逗乐了,但,不得不承认,她对马编辑的敌视消除了。“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白人大小姐脑子里会有除了珠宝、婚姻和祈祷之外的东西。”

“我以前……好吧,以前我从不考虑黑人,我很少见到他们。”马编辑说着也笑了起来。“你知道吗,谭雅,采访你是我同时的提议,一开始我是很反对的,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份报纸有黑人的报道在上头,它就不会被白人真正接受。而六姐指望的是用《万国报纸》打响买地在西方的名声——”

虽然这么说很没志气,但谭雅也是这样认为的,她一下就‘啊’了一声,几乎表示自己要拒绝采访了,但是,马编辑又说,“后来,我被说服了,因为首先《万国报纸》是一份买地的报纸,我们不能为了让它更方便流传,就去迎合读者的想法,我们要有自信——介绍东方的报纸只有这一份,我们就是这样,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的话,那我们也无所谓——我们要传递出这样一种我行我素的态度,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气质。”

我行我素,的确,这个词听起来就很适合买地,谭雅也不由得点了点头,“所以你来采访我,指望我告诉他们,黑人在买地的地位很平等,我们和华人没有什么不同,大家甚至还会听我的话——我能参加比赛——正常的劳动并且获取平等的报酬——”

这些都是在白人社会的黑人完全无法获得的权利,如果是要告诉读者这些的话,谭雅倒是很乐意配合的,她还有不少小故事可以说,马编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当然,这是报道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只是这些的话,我就会把报道让给我的同事来做了,因为这些她也可以采访,你们也可以沟通得很好。”

她说,“但是有些话题是她压根不会明白的,就连我都没有答案,譬如说,黑人是如何看待白人的——如何看待那些商船上的水手,他们和贵族不一样,但的确是来港的主要人群,实际上,如果你用买地的眼光去看待商船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在来港口的白人中,占比最多的还是那些水手,最少的才是商人和贵族、传教士。但是——”

但是,在以前的老视角里,水手完全是无关紧要的,就像是黑人完全无关紧要一样,不论是官府还是大人们,没有人会多关注这些卑微的存在。只有在买活军这里,所有人都是完全平等的,于是忽然间,黑人们的意见和水手们的数量就变得显眼了起来。马编辑认为,《万国报纸》首先必须具有的一个作用,是避免商船在港口惹麻烦,对商船有指导作用,船主才会花钱去买,而她仔细钻研了数据,发现这几年间,商船惹出来的麻烦总和水手、黑人有关。

“水手的自我感觉太良好了,他们尤其热衷于为难黑人。大概这是因为只有黑人稳稳地居于他们的下方,这些水手在船上就是大人物的受气包,但他们可以把这股气转嫁给黑人,反而是那些大人物,他们对港口的黑人自由民要和蔼很多,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绅士风度。因为即便少了黑人这一环,也还有很多人在他们底下支撑着他们那。”

马编辑坦白地说,她笑了起来,似乎有些自嘲的味道,“就像是从前我们在壕镜战俘营的时候一样,我们都已经是阶下囚了,但却还是对你表示抵触——我们要证明,还有人处在我们的下方那。”

这里的我们,大概是约等于所有弗朗基的妇女,不管她们是厨娘、女仆还是倡伎,都有这样的需求。谭雅没想到马编辑居然直接用自己来当了例子,更没想到其实她还记得那时候的细节,她说,“你那时候总在生病,我以为你完全不知道这些。”

“生病的时候的确没想这些,后来我病好了就总觉得不对劲,但是,那时候我没想明白。”马编辑说,她没说自己想明白了什么。“总之,我在做一系列报道,我想要让大家都知道,在买地的洋番都想些什么,这些问题有些对留在买地不走的洋番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根基和前景在哪里,会有人和我们结亲吗?我们能被接纳吗?”

这些都是说到了谭雅心坎里的问题,也就在这一刻,她发现自己虽然已经被友善的对待了,但还是没有真正被买地接纳,在所有的女工里,她是少见没有人来表达好感,没有人来说媒的一个,本地人似乎也并不是看不起她,他们只是更偏好于找一个同肤色的妻子。好像谭雅只能在所有同级别的女孩儿都结婚之后,在剩下的人里挑一个,或者,干脆她只能找一样黑肤色的洋番——

这或许也不算坏,只是让她感到自己的根系更加浮于表面,难以汲取营养。谭雅沉默了,她被巨大的孤独笼罩着,忍不住瑟缩了一下。而马编辑还在絮絮的说着,“还有一些对于旅行者也是有意义的: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对于他们的罪恶和混乱,我们心中是否有数——我认为,如果我说错了,原谅我,但我认为现在的黑人洋番对于水手和商人们的本性是看得很清楚的,对这样的人我们要给予一些警告,告诉他们别来冒犯我们,也别连累我们——虽然水手是白肤色的,但是,他们惹出来的麻烦一样会牵连到我们全部,不论肤色的黑白,因为我们在这里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洋番。”

谭雅吃惊得抬起头来,圆睁着秀丽的眼睛,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黑与白被并在了一起,合称为一种人——这简直就是胡闹!但,仔细想想,却又完全符合现实。买地的华人怎么会在乎白人原本是否高高在上呢?他们又不曾统治过、劫掠过华人。甚至于在买地,黑人的地位还比白人更重要一些,原因是显然的:他们帮助过买活军,而且他们留在买地的人数也更多,和白人洋番比,他们更加人多势众。

这感觉简直古怪得离谱,让人浑身发毛,谭雅扭动着身子,完全适应不了现在黑人取得的优势,以及黑白合流的现状,不仅仅是因为两种肤色之间的仇恨,而且——她悲哀地发觉,还因为从前伴随着鞭打被烙印进心里的尊卑,还完全没有离去,因此这种尊卑颠倒的事实让她有一种错乱的不适。

“还有,还有一些是我们洋番内部也要尽量取得的共识……”

马编辑说,她很了解地看着谭雅,似乎对她的心理活动了如指掌,谭雅和她产生了古怪的共鸣,虽然她们位于尊卑的两端,但却共享着对改变的不适和无措,共享着同样的孤独,“买地已经在准备进行下一次扩张了——这一次是在他们的国内,但是,总有一天,买地的政权会触到我们的故乡。敏朝有一些官吏认为,买地用五十年也未必能占据华夏,我认为这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和逃避,我的观点和他们恰恰相反——我认为,总有一天买地的政权会去到非洲、美洲甚至是欧洲本土……”

“到时候,我们洋番该如何处理政权和故土的关系?我们会主动把故乡纳入买地的版图吗?我们会促成更多人共享我们此刻的茫然和孤独吗?还是,我们能帮助他们——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自己,在政权内部找到归属感?”

马编辑对谭雅说,她们两人并肩坐在礁石上,夕阳把她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入海中,似乎要用波浪推着她们返回大洋彼岸的家乡。“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由我来采访你,谭雅,只有一个洋番才能真正采访好另一个洋番。”

“一场运动盛会,掀起了很多风浪,这就是余波之一,它促成我认识了你,也促成了这次谈话,运动是很奇妙的东西,它让我们无法逃避我们洋番都该思考的问题——”

她们一起目送着承载影子的浪花在风中碎裂,去向再也回不了的故乡,她们享受着此刻的盛会,分享着此刻的荣光,却又无时无刻不处在这无处可逃的乡愁之中,这似乎也是她们一生难以回避的主旋律之一。

“在一个扩张中的,强盛的帝国里,洋番该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待将来?”:,,

举报本章错误( 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