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业目前算是初步打通了……”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来衡量秦紫素的‘鸡笼岛悟道’的话,由这个前宗教人士,现科学家,来踏出买地反神化思想的第一步,多少也有些必然性——正因为秦紫素曾经是个正儿八经的女冠,又有在民间显圣的经历,她对于宗教的本质,无形间已有了朴素的理解。一个曾经的同道中人,是永远不会真正的信仰什么神明,由她突破这一层无形的思想藩篱,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不过,现如今,这股思潮,还仅限于她在笔记本上随意涂写的几句话而已,其余人对于这一晚的意义依旧是一无所知。这场神化与反神化的战争,最大的战场谢双瑶本人,就在距离秦紫素不到一公里的橡胶厂招待所里,整理着自己这两天的视察所得呢。“边际产物先放到一边去,橡胶轮胎、胶管,这两个重点一解决,交通和医疗一下就有质的飞跃了。至于说雨鞋、雨披还有橡胶封口塞这些东西,重要性没那么高,可以等到南洋的橡胶园出产之后,再进行大量生产,这几年先维持眼下的产量,作为奢侈品出售……”
当然了,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即便是扩大了产量,这些东西也注定不会太便宜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会是百姓生活中较为难得的日用品。不过,这也是谢双瑶比较乐见的现象——她既然到处给人发钱,那肯定也要想办法回收货币,用工业品来换货币,比百姓自发地将货币兑换为贵金属要划算得多,这里牵扯到不少经济学的道理,是谢双瑶这些年结合工作自学领悟的。在买地没有自产贵金属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银行和消费来回收货币,这样市面上才不会老闹钱荒。
在买地粮、布这些基本民生产品的价格都不高的情况下,想要回收货币,就得培养百姓们消费的习惯——不要以为消费是人的天性,事实上,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占据了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几乎是不消费的,除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维持生活必须,又无法自产的东西,他们愿意用粮食去交换之外,其余一切在维生线之上的消费,都被视为是不良的习惯。
譬如说——一年买一身新衣服,一个季度,或者说一个气温段里,有两到三套衣服换洗……这在谢双瑶那个时代,属于极度简朴的表现了,但在此时,只有村里最殷实的小地主,才会有这样的消费习惯。一般的百姓即便日子好过了,也多有一年到头就是一件衣服的——天气热,就穿单衣,天气冷了就把这件衣服塞些棉花进去,扎个裤腰就算是御寒了。当然这是南方,若是北方的话,冬日怎么也要多备一件里衣或是棉袄,说北方的日子不好过,也有这样的缘故。
从前的日子不好过,手里钱少,衣服又贵,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手里钱多了,衣服也降价了,他们会不会改易自己的习惯呢?答案却未必是肯定的,固然有一些喜欢享乐,思想转变得快的农户,也学着城里人去置办四季衣裳,但害怕眼下的好日子难以持续,还是习惯性地为荒年储蓄,把日常生活中简朴克扣视为美德的百姓,其实仍然是占了大多数。
谢双瑶希望这些百姓能稍微地侵染一些晚敏江南的享乐主义风气,但要改动的,是对奢物的追求,或者说是改变对奢物的定义——比起单纯的追求华服美饰,把高科技产物视为最抬面子的奢侈品,其实是有助于培养整个社会追求科学进步的风气的。所以,就像是马口铁、玻璃眼镜、罐头一样,把胶轮马车、胶轮自行车收取高价,奢侈品化反而有助于其最后普及。
而且,这也等于是给买地新兴的富裕阶级指了一条明路——自古以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因为谢双瑶自己生活简朴,买地的富人也都小心注意,很少有人一掷千金的炫富,又或是蓄房置地奴仆如云……可如果说赚到钱了,还和没赚到一样生活,那努力赚钱的意义是什么?
必须得给赚到钱的人提供合法花钱,合法炫耀的途径,否则,必然有很多富豪去买地之外以在买地不合法的行为挥霍财富,这也是谢双瑶不乐见的现象,因此,她不但主持着,在早期把库存中的廉价工业品当奢物来处理,现在也还是少量出货,以高昂的价格卖着三合一沐浴露这种‘天仙玉露’来回收货币,而且,在本土制造业这一块,也不忌讳安排奢侈品的生产。
就比如说眼镜——就是回收货币极好的形式,现在一架经过验光磨制的眼镜,就好像后世一台手工定制的劳斯莱斯一样,能卖出骇人听闻的价格,而且谢双瑶认为这还是挺公道的,毕竟,劳斯莱斯和五菱宏光不都是车嘛,但眼镜可是买地的核心工艺,离开买地的验光手艺和玻璃工艺,可没有一个地方能如此大批量地产出眼镜,就算能找出天然水晶来墨镜,成本也绝对不低于买地的售价多少,而且视物效果绝对不会有这么好的。
眼镜、座钟、胶轮马车、自行车,这都是近些年买地自己的科技成果,正在不断地收割富人,回收着货币——这些东西,和建园林、蓄奴隶、讲排场等等相比,妙就妙在它并不会太妨碍正常经济秩序的运转,不像是买田地买屋舍,你买了就占了别人的地,座钟这东西,你买个一百台也不会影响到别人什么的,而把排场从出入时前呼后拥,奴婢迎候的气派,重新定义为‘佩买地墨(眼)镜,行七彩人生路’,无疑也能节省下宝贵的人力资源,现在的有钱人,只要一二马仔跟随,再戴副墨镜,脚下蹬个橡胶两轮车,依旧是人群中最靓的仔,可以满足虚荣心,但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浪费,就要比从前少得多了。
重新定义奢侈……嗯,现在胶轮出来了之后,是不是也可以推个人力车了呢?但人力车一出现,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现在这种以健康有力为美的风尚呢?这种审美刚开始不久,还没扎根,就怕人力车一出来,大家都开始顾盼自豪招摇过市,之前崇尚锻炼的风气也会受到影响……
算了,下一步还是推玻璃罐头做奢品好了——和灰蒙蒙的铁罐头比,玻璃罐头配上马口铁的旋盖,里头是糖水泡着,黄橙橙红艳艳白生生的各种水果,这卖相就不知多诱人,而且玻璃罐还能做装东西的器皿,自然要比铁罐头实用得多。再加上罐头其本身在这个时代不可取替的作用,接下来还是要大力推广罐头业。
嗯,这几年抽真空的技术有所进步,对罐头业是重大利好……要记得对真空技术攻关人做个表彰。若是没有他们,灯泡压根就没法自造……
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受益者往往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项目,尤其是抽真空机这样的技术,更是行行业业都能用上,谢双瑶写了一张纸条,提醒自己明天把表彰任务布置下去,又打开文档,检查着密密麻麻,简直让人产生密集恐惧症的思维导图——导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散落在买地各处的科学攻关小组,代表着一项对于异世界的逆向工程,只要能有1的项目在未来十年内落地,买地的生产力就能始终保持相对全世界骇人听闻的领先。
“大工业时代吗……才刚刚打了个基础呢,不过,已经能看出威力来了,如果能在五年内落地化肥厂的话,那将是对旧世界农业的绝杀……”
谢双瑶在制酸业上打了一个重重的符号,列为下一轮视察的重点——稀硫酸、草酸、乙酸对于制备磷肥的意义她是完全了然于胸的,此外,还有有机肥料厂——这就需要蒸汽机的进一步小型化了,哪怕是有机肥,产业化也比村社集体堆肥要更省事得多,只是有机肥料厂需要的翻抛机、搅拌机,如果要全面应用在全国乡村,而不仅仅局限于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的话,那机器本身需要小型化不说,动力源的蒸汽机,造价要降、燃料利用率也要更高,才能把这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真正的落实下来。
嗯……这就又需要再增产煤铁了啊……鸡笼岛、吕宋的煤铁资源,在南部沿海几道是足够用了,现在买地还不太需要为资源担心,但谢双瑶现在做的是工业规划,这是以五年、十年为单位进行布局的事情,就像是橡胶业,布局十年才进入收获期,如果她想在十年后能给那时候的新占之地归化出工业区,那就有必要在此刻就形成大概的思路,后期才能从容进行产业布局。
但是,一旦想到产业布局,就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交通。目前为止,买活军可以说是个海权政府,或者说是一个极为依赖沿海水运的政府,真正用心打通了省内交通的,也只有福建道而已,但这是个不能逃避的问题,将来总有一天他们是要往内陆去拓展的,而一旦交通开始不便,政令的传达也注定会受到阻碍,到时候,施政的感受也会比现在更加滞涩,更加迟钝。要未雨绸缪地梳理内政,发展内陆,最大的难点就是交通——信息上,人员上的交通。交通通则一通百通!
“电力!”
“电报!”
她快速在后方加了注解,“——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哪个条件更成熟,更有被逆向的可能?”
这就是个需要专门学校的专家组去论证的课题了,说实话,谢双瑶很害怕这些新生的专家被她给用得太过劲,用死了……不过既然现在没死,那就还得一边喂着粮草,一边往死里用。她写道,【电报解决的是信息的交通,而物资的流通的话……】
【三峡的航道,现在疏通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