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返京,皇前显圣!

汴京,码头。

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色,梁晓心中有些感慨,此次扬州之行历时三个月,不过真的是收获满满,绝对是不虚此行。

哪怕已经离开扬州了,坐船行于大运河之上,梁晓也还是提心吊胆的。

原因无他,他调查整理出来的这两份奏本,一份针对的是扬州当地士绅,另一份针对的是两淮盐政。

这两份奏本都是往既得利益集团心窝里捅的利刃,万一暴露了,梁晓觉得自己肯定会遭遇大批的盗贼和水匪。

幸好梁晓办事素来谨慎,并未泄露消息,一路之上并未遇到任何波折,很顺利地抵达了汴京。

从船上下来后,梁晓才真的把心放回到肚子里——汴京是天子脚下,如果真的有埋伏,可以在任何地方,但肯定不会在汴京。

梁晓也不是独自坐船返京的,和他同行的,有顾廷烨,有盛家,还有刘家。

刘家就是刘知州一家人。

现在不该叫刘知州了,该叫刘御史了。

刘知州的名字是刘襄,此次考绩为优,同级调入了汴京的御史台。

所以同梁晓、顾廷烨和盛家组成了一支船队,一同前往汴京。

梁晓回到汴京后,不能回自己家,要先进宫见官家复命,他是领了差事离京的,与其他人不同。

在码头与众人道别后,梁晓换了衣服,骑上马,前往大周皇宫。

虽然梁晓不能回家,但永昌伯府可以派人来服侍他,衣饰马匹都为他准备好了,就在码头等他。

经过皇宫宿卫的层层搜身检查,梁晓得以再次进入皇宫。

一路之上,梁晓遇到了很多相熟的侍卫,简单打过招呼后,就径自前往仪鸾司报道了。

今日值守仪鸾司的是副指挥使、宁远侯顾偃开,也是顾廷烨的亲生父亲。

顾偃开对梁晓倒是和颜悦色的,一是因为梁晓不是他儿子,二则是因为梁晓完美符合他对子侄的要求。

“你在这里坐一会儿,我派人去垂拱殿通报,你等着被官家召见即可。”

梁晓点头称是。

顾偃开又关心了一番梁晓差事办得怎么样,梁晓在面圣前可不敢乱说,随便说了些糊弄过去了。

皇帝今日还挺闲的,没过多久,梁晓就被召见了。

整理了一下仪容,梁晓再次踏进了阔别数月的垂拱殿,见到了当今天子赵真。

赵真今天心情不错,见到梁晓后第一句话就是,“四郎辛苦了,看你清减了不少。”

梁晓一副很感动的样子,拿捏着分寸,和皇帝说了些闲话,比如一路之上的风土人情。

叙旧过后,就该说正事了。

赵真很随意地靠在御座上,问道:“你都查到些什么?说说吧。”

他派梁晓等人出京,就是单纯的历练他们,给他们安排的也都是很空泛的任务,对结果也没有期待。

梁晓自从写好两份奏折后,就在等着这一天了,当下从怀中取出两本厚厚的奏折,交给一旁的小宦官,让他送到皇帝手中。

赵真的脸色认真了一些,只看这两份奏折的厚度,他就知道梁晓肯定是认真办事了,就是不知道办得漂不漂亮。

先拿起靠上的那一份,随手打开,奏折的标题就让他愣了一下。

《扬州社会各阶级分析》

这名字好怪。

不过,阶级这个词,古而有之,本意指台阶,衍生义为官阶。

这几个词连在一起读,虽然有些别扭,但也能大概明白其义。

赵真捧着奏折开始看,脸色越来越凝重,下意识地将奏折在桌案上摊开,还拿起了御笔,开始在奏折上圈圈画画,还在一些空白地方写批语。

垂拱殿首领李猛侍立在一旁,心中暗暗吃惊,他看不清奏折的内容,但只看皇帝的重视程度,就知道绝对不简单。

在梁晓之前,已经有不少勋贵子弟回京交差了,他们之中差事办得最好的,也只是得到了官家一句淡淡的“还不错”,他们交上来的奏折,官家只是随便看了几眼,就扔到了一旁。

可看官家现在这个架势,说他看的是宰辅大相公上的奏本,涉及到军国大事,李猛也是信得。

悄悄抬头看了一眼恭敬侍立的梁晓,见他满脸的自信,李猛在心里又将对他的评价提高了一个档次。

此子绝非常人!

只是不知他到底写了什么?

梁晓对自己的这份奏折——更准确的叫法是调查报告——有绝对的自信。

这份调查报告的结构是他抄袭的千年之后的某位伟人的同类型作品。

只是删除了一些不适合在封建社会展开讲的东西。

饶是如此,这份调查报告在此时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在这篇调查报告中,梁晓以“士农工商”为大框架,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将扬州当地士绅的底裤直接扒了下来。

根据调查结果,如今的扬州城看似繁华,但也只是没有地基的虚假繁荣。

以扬州城为圆心的这片区域,很大一部分土地都已经被当地的几大家族瓜分。

曾经数量庞大的小地主和自耕农的日子每况愈下,不断地被几大家族吞食,沦落为佃农。

至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天灾,也有人祸。

小地主和自耕农太脆弱了,稍有意外就会失去土地滑落为佃农,只能佃地为生。

而封建社会,这样的意外又实在是太多了。

大周朝的商业贸易很是发达,尤其是江南地区。

可有钱的商人会大量买地成为大地主,让家中的子弟读书科举。

大地主也会在攫取土地的同时,拿出银钱来做生意,然后再用赚来的银钱继续买地。

如今扬州当地的几大家族,都是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复合体。

然后,就是富者愈富,恒者恒强。

……

以上这些也只是这份调查报告的一小部分内容。

除此以外,梁晓还调查分析了扬州城的方方面面,最终全部纳入到这个结构中,并且将这些内容串在了一起。

这样一份调查报告,让赵真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赵真都是知道的,或者能猜到一些。

可像梁晓这份奏折这样,将所有的一切都串在一起的写法,他还是头一次看到。

赵真越读越快,因为他想要看到最后,看看这一切都串在一起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梁晓又会给出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可是,什么都没有。

这份调查报告只有分析,没有结论,也没有建议,就是单纯的陈述。

这让赵真有一种不上不下之感。

但也让他重新有了一些真实感,他看向梁晓,心想到底是个才十七岁的青年,能观察收集到如此多的情报,然后又将它们串在了一起,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若梁晓真能得出结论,给出方法,那就太恐怖了。

赵真心中有很多问题想问,可他暂时控制住了自己,因为他想先看看另一份奏折。

另一份奏折的名字是《天朝盐法利弊初探——以两淮盐区为例》

举报本章错误( 需登录 )